微速讯:最好的家庭教育:始于催产素,成于血清素,终于内啡肽
时间:2023-06-13 12:01:02
最好的家庭教育:始于催产素,成于血清素,终于内啡肽
血清素、催产素和内啡肽是三种影响孩子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主要物质。
想要最大程度看到孩子的改变,父母的夸奖、陪伴、鼓励坚持是关键所在。
作者 | 枫子
(资料图片)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和女儿因为练琴的事闹得很僵,只要一说话就会吵架。
妈妈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女儿就是犟着不好好练。
万般无奈下,妈妈求助了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朋友告诉她不要再管女儿练琴,只要做到三件事就够了:
第一,下班回家后不要问孩子有没有练琴,而要说,妈妈上了一天班很辛苦,能不能弹一首曲子让妈妈放松一下呢?
第二,女儿弹的过程中一定要时不时穿插几句肯定,弹完一定要由衷地感谢。
第三,女儿不反感弹琴后,就设置点歌日,比如周一是爸爸点歌日,周二是妈妈点歌日,周三是女儿做主日......润物细无声地让孩子坚持下去。
听了朋友的建议,妈妈将信将疑。
然而,两个月后,女儿真的越来越喜欢弹琴,对自己也有了高要求、高目标。
她这才在朋友的科普下了解到:
夸奖可以让孩子分泌血清素,帮助孩子产生动力;
感谢和陪伴可以让孩子分泌催产素,拉近亲子关系;
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可以分泌内啡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这三种物质,就是养育优秀孩子的黄金配方。
的确,细想身边接触过的优秀家庭,我发现那些内心强大、自律自强、幸福感强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在这3点上,都给了孩子最好的呵护和滋养。
催产素:提升孩子幸福感
知名主持人王芳曾将自己陪女儿的时间比作“零钱”,因为她除了是妈妈,还是主持人、小老板、公众人物、志愿者,能陪女儿的时间就像零钱一样零碎。
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女儿,她在女儿6个月的时候,就经常带着女儿一起录节目,一起上下班。
难得有时间休息时,她不应酬、不逛街、不碰手机,就全身心陪伴女儿玩游戏,学知识。
有时候回家晚了,女儿睡了,她第二天一定早起陪女儿。
有一次,她凌晨2点才到家,休息时快3点了,但闹钟依然在6点半响起。
她会趁着女儿睡眼朦胧时,抱着女儿从头亲到脚,一直亲到女儿乐醒,就给她梳头发,拥抱她,再说些亲密话。
王芳妈妈心疼她的身体,叫她不必早起,就半小时也做不了什么。
可她却觉得,陪孩子的时间可以缺,但爱的表达不能缺。
因为在她看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会为孩子的成长注入能量,温暖孩子一生。
而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些爱的表达,的确可以促进孩子分泌催产素,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
有句话说:爱是教育孩子的基础。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给孩子爱的催产素,滋养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有信心和勇气去过好生活,去面对更大的挑战。
还记得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的湖南双胞胎赵稞、赵棣吗?
他们的父亲没什么文化,但高中三年,每个周末都会从农村赶到县城,在学校里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谈谈心,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想法,开导、鼓励他们。
所以两个孩子谈及取得的成绩,都认为应该归功于父亲:
“父亲的陪伴,是我们这三年的动力。
虽然父亲不能在学习上给予任何指导,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瓶颈,只要有父亲在,便感觉身后有了依靠。”
爱,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父母无论再忙,也不要忘了对孩子表达爱。
表达爱的方式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晚安吻,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句我爱你,或是一次全心的陪伴和关注。
这些行动花不了父母很多的时间,却可以给孩子带去很多的幸福。
被催产素灌溉、滋养长大的孩子,心是暖的,眼睛是亮的,他们可以像野草一样冲破所有的阻碍,向上生长。
血清素:助力孩子学习
《超级育儿师》里有这样一幕:
男孩作业总是写不出来,妈妈很着急,便一边辅导一边吼。
结果,妈妈越吼越生气,男孩越怕越做不出来。
有些题目,妈妈刚讲完,男孩转头就忘了,气得妈妈拿出鞭子,狠狠抽了男孩一顿。
时间久了,男孩不仅不肯写作业,成绩一塌糊涂,还有厌学情绪。
后来,妈妈在兰海老师的建议下,以循循善诱代替大吼大叫,以肯定鼓励代替批评否定。
男孩虽然还是会经常出错,但明显进步多了,很多题目都能答出来。
而男孩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改变,就是因为被肯定、鼓励后,大脑会分泌血清素。
研究表明,血清素跟孩子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血清素增加,可以提高记忆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血清素还能抑制“厌烦”情绪的产生,让孩子表现出更高的耐心和积极性。
教育家周宏对女儿的教育,就是充分激发女儿大脑血清素的分泌。
他的女儿从小双耳失聪,3岁半才开始说第一个词,练习一个“哥”字就用了半年。
为了让女儿有信心,他便告诉女儿说,她跟作家海伦凯勒是同一天生日,说她就是海伦凯勒的投胎转世。
女儿做应用题,10道只对1道,他没给错题打叉,而是在对的地方打了大大的勾,说:“你真厉害,爸爸和你一样大时,题都读不懂。”
女儿写作文,写得一般,他就拿红笔圈出好的句子,高兴地给女儿鼓掌。
在爸爸不断地肯定和鼓励下,女儿越来越自信和快乐。
后来不仅上了正常小学,连跳两级,11岁还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少先队员,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最后攻读了博士学位。
想起《人性的弱点》中的一段话:
“人,生来就喜欢被鼓励,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获得自信,从而变得更优秀。”
我们欣赏的目光和坚定的掌声,就是孩子前进路上的“最强助攻”。
一个孩子获得的血清素越多,就越有投入学习的热情。
内啡肽:让孩子在坚持中自律
董宇辉曾在直播时说:
“打游戏、刷短视频当然很爽,但爽完后是极度的空虚;早起跑步、啃专业书当然很累,但累完后是满满的幸福。”
一个孩子的成长蜕变,往往要经历克服懒惰,努力坚持做一件艰苦的事,才能真正离苦得乐。
之前看新闻,刷到这样一条视频:
8岁的小男孩迪迪,每天六点半起床,洗漱后便开始大声晨读十多分钟。
而这个习惯,迪迪已经坚持了400多天。
妈妈说,一开始,迪迪其实也坚持不下来,妈妈就每天提醒他、监督他,还陪着他一起晨读。
慢慢地,迪迪就自己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读一读,喊一喊,因为这让他觉得整个人都变得特别有精气神。
从他律到自律,从无感到热爱,这中间,其实就是内啡肽在发挥作用。
因为孩子经过努力、付出的辛苦过程后,大脑为了缓解这种辛苦,就会释放出内啡肽让孩子体会到放松、满足、愉悦,从而让孩子将这一行为坚持下去。
也就是说,内啡肽是一种补偿机制,让孩子延迟满足,得到更持久的自律。
所以,想要培养一个自觉自律的孩子,就要帮助孩子追求内啡肽的快乐,让孩子喜欢上这种感觉,孩子就会主动追求进步。
知乎上就有这样一位智慧的妈妈。
男孩不愿练字,妈妈便要求他每天练一个字就行。
因为简单易执行,男孩便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因为感受到了练字带来的小成果,男孩还主动要求每天练一页。
可每每写到一半时,男孩就开始心生厌烦,觉得痛苦。
这时,妈妈会鼓励他说,等这个计时器走完就不练了。
就这样,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再多努力一点。
结果发现,多坚持了一小会儿,就多练了一些字,成就感也被激发出来了。
之后,他更是要求自己每天坚持早起一小时,看书,运动,学习,看着自己一点点进步。
男孩直言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快乐,让他学会了直面痛苦,精进自己。
是啊,凡事不坚持,就尝不到真正的甜头。
为人父母,我们要知道,凡是让孩子变好的事情,一定是伴随着痛苦、煎熬和折磨的。
我们想要孩子能不断付出辛勤和心血,就得教他学会再坚持一下,扛过去,熬过去,去享受高级的快乐。
只有让孩子奔走在追求“内啡肽”的路上,他才能收获真正持久的自律,创造无限可能的未来。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培养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唤醒孩子。
希望父母们都能明白:
催产素是爱才能分泌出的“荷尔蒙”,血清素是赞美才能浇灌出的花,内啡肽是直面痛苦后才能获得的通往成功的钥匙。
让孩子拥有这三种物质,孩子才能在“享受当下”和“探索未来”的平衡中,持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
我们一起努力,陪孩子在人生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相关稿件
全球热消息:旷视与西交大合作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大科研投入助力AI技术创新
著名插画师吐槽自己签名宝可梦卡被高价倒卖 今后决不再签名 每日头条
喜迎管哥回家余霜:恭喜掘金 太刺激了 第四节心脏要骤停了_环球时讯
政府搭“台”为企业靶向纾困 ——“激活民营经济的河南探索”系列调研之二
朋友圈满眼“五百强”的富耐克——“河南超硬材料产业观察”系列报道之七
【全力以赴战“三夏”】辉县市秋粮已播种超65.8万亩_每日观点
李小龙生前剧本改编!HBO动作剧《战士》,却是李小龙永远的痛?
聚焦:学生餐怎么吃的营养又健康?深圳成立学生营养餐研究院倡导学生食用稻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