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 字节跳动的气候目标分析 天天观焦点
时间:2023-03-27 14:21:25
人类的气候目标真的能够回应大自然持续的呼号吗?这个问题或许很难回答。但时间之尺的 " 当下 " 这个刻度上,致力于为气候议题做些什么的企业是值得尊重的。至少它们的目标可以回应社会对其在商业道德方面的期待。
(资料图片)
近日,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在官网公布了碳中和目标,承诺 2030 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将通过主动减排,减少不少于 90% 的运营排放,其余 10% 通过碳抵消的方式完成;同时还提出在 2030 年前实现全球运营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作为一家未上市公司,字节跳动的碳相关决策并不受到来自资本监管的直接干预,这可能也是它相比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入局较晚的原因之一。
另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观察,京东、拼多多、滴滴、美团等企业尚未公布碳目标。所以该机构东亚分部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吕歆用 " 虽迟不晚 " 来定义字节跳动的气候目标。
赶了晚集?
" 从行业间的对比来看,相较于钢铁、水泥、交通运输等传统高碳排行业,科技行业在整体响应国家碳中和目标、制定企业碳中和路径规划上已经成为了低碳转型的排头兵。" 吕歆对华尔街见闻表示。
承诺一个远远早于国家 " 双碳 " 要求的碳中和时间线是这些企业的标准做法。根据绿色和平碳中和追踪平台数据显示,2030 年已然成为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集体迈向碳中和的关键节点,这将为中国的碳中和转型带来推动作用。吕歆看来,这并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决定了企业气候行动的速度。
" 设立清晰且具备雄心的碳中和目标时间线是企业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的第一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设立时间线对于企业的意义。给碳中和冠以‘ 2030 年’的期限,首先意味着企业将在有限时间内积极投入资源,从被动应对政策转变为主动带领行业低碳转型。" 她对华尔街见闻解释道。
其次,企业提出明确的时间线或许也是积极回应外界期待、主动接受外界监督的表现,能够更有力地展现企业的气候雄心。
对比互联网同行阿里巴巴、腾讯分别在 2021 年底与 2022 年初就已公布自身气候承诺且积极参与绿电交易、落实行动,字节跳动的响应速度确实略显滞后。
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去年 7 月发布《绿色云端 2022》报告,曾对国内 24 家领先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的碳中和表现进行排名。在互联网云服务企业榜单中,字节跳动仅位列第 7,落后于第一梯队,主要因其未公开披露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实质性目标,也未披露关键环境信息。
以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为例,字节跳动在其 202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仅披露了数据中心使用风能、光能绿电近亿度,但并未披露具体的可再生电力采购来源,以及可再生电力消纳比例。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披露其 2022 财年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超过 4.6 亿千瓦时,腾讯在 2023 年披露其签订了 5.34 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交易合同。
不过,字节跳动承诺 2030 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2030 年前实现全球运营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目标,并不晚于科技同行集体迈向碳中和的时间节点。
中国部分互联网企业碳中和时间线 绿色和平碳中和追踪平台缺失的数据
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Tiktok、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在中国以及国际市场拥有众多用户和广泛影响,这让外界对其气候进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其刚刚公布的信息来看,似乎还欠缺足够的领导力。
比如字节跳动的碳中和承诺仅包含自身运营部分(范围 1 和范围 2),未能公布范围 3 的碳中和目标。
参照《绿色云端 2022》报告,目前仅腾讯一家企业设立了集团层面范围 3 的碳中和目标,79% 的企业尚未披露范围 3 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在 2030 年自身运营碳中和与 100% 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互联网科技行业气候目标的标配的当下,字节跳动目前同样尚未着眼于范围 3 层面的碳中和,缺乏对产业链上下游减排的带动。
一个重要原因是,相较于范围 1 和范围 2,企业范围 3 的排放类别复杂,核算方法与减排规划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根据字节跳动自己透露的信息,有关于价值链脱碳更多的信息将在今年年底对外公布,能否有更加详细和科学的范围 3 减排目标将成为外界的看点。
" 另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是字节跳动并未披露企业具体的环境绩效表现,如能源消耗量、碳排放量等。" 吕歆表示," 在社会关注、法律监管、投资人要求的多重外部压力下,我们关注到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意识到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开始编制自身的 ESG 报告,并积极披露自身环境数据。"
而《绿色云端 2022》报告去年调研的 24 家企业中,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企业披露了用电量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可以说,积极披露环境绩效表现正在快速成为科技企业的新常态。"
虽然字节跳动暂未上市,缺少交易所对其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要求,但提升信息披露水平还是能够为企业内部规划可再生能源采购战略、实施碳减排路径提供理论支持及依据,并且更好回应投资人和公众对企业的关切。尽快披露量化环境绩效表现数据,并及时更新承诺落实的进展详情,成为气候组织对字节跳动的期待。
在吕歆看来,目前多数科技企业已经在碳中和赛道上起跑," 未来跑得多快,跑得多好,实现真正的碳中和转型,将取决于企业的实际行动。"
期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字节跳动公布的声明中明确提到 10% 的运营排放将通过碳抵消来解决,是一种为人称道的做法。
" 相较于节能增效、可再生电力替代等直接减排路径,碳抵消往往存在认证困难、‘洗绿‘嫌疑等问题,我们非常关注企业能否控制在较小比例的范围内,字节跳动明确了碳抵消在其碳中和目标中的比例,也就是不依赖碳抵消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首要路径。" 吕歆告诉华尔街见闻,期待字节跳动未来进一步落实其碳中和计划,尽可能减少碳抵消手段的使用。
而外界对字节跳动这样体量的巨头的期待还包括整体政策层面的推进作用。
之所以依然还有若干互联网巨头未能披露气候目标,大体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些企业对于气候议题相关政策变化的关注度、同行竞争的敏感度稍显欠缺,其二则是很可能缺少完善的碳中和工作机制及绿电采购团队。
字节跳动能否积极参与也被寄予推动长期购电协议等商业模式在中国落地的期望。
长期购电协议,也称为 PPA(Power Purchase Agreement),泛指电力用户和发电厂之间直签署的长期电力采购合同,合同期限通常长达十至二十年。在全球范围内,PPA 已经成为企业大规模采购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式。
该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新能源发电企业确保稳定的投资收益,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电力用户可以通过长期购电协议锁定绿电价格,保障长期稳定的绿电供给,助力自身 100% 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现。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目前绿电 PPA 在中国的应用尚不普遍。一方面因为中国电力市场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早期以煤电交易为主,而新能源刚开始进入市场化交易,交易规模不大;另一方面,新能源电量也习惯于以年度为主、月度为辅的中长期交易模式,对于多年购电协议,买卖双方的探索刚起步,多以较为开放的 " 合作框架协议 " 签署,较少出现严格意义上的 PPA" 合同 ",其中涉及的年度电量分解、电价浮动、偏差考核处理等细节也往往有待进一步协商与落实。
同时,中国电价仍然实行计划与市场并行的双轨制,买卖双方自由磋商确定多年协议价格的经验较少,多买多卖格局未形成的情况下,定价缺少依据。
所幸的是,随着中国持续放开绿电交易市场,在企业买家绿电需求的推动下,已经有零星的企业试点。2022 年上半年,国家电投(广东)、博枫分别与巴斯夫中国签署了两笔为期 25 年的可再生能源合作框架协议、可再生能源电力采购协议。
2022 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3 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鼓励电力用户与新能源企业签订年度及以上的绿电交易合同,为新能源企业锁定较长周期并且稳定的价格水平。
" 在政策方针指引与企业积极参与的双重推动下,未来长期购电协议在中国有希望取得较大发展。" 吕歆的观点认为,这会加快 " 数据本位 " 的互联网行业的整体气候进程。
相关稿件
环球即时看!【走基层】“铁道医生”上线守护旅客平安 京沪线天津地区完成大修换轨
快讯: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3月22日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存储小麦交易结果:计划数量140657吨,成交数量132641吨,成交率94.3%,平均价格2733元/吨
快消息!IMF总裁: 今年中国GDP增速将达5.2%,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约三分之一
焦点快看:市民“动起来”,成都“燃起来”!2023成都街头篮球突袭赛总决赛落幕
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来历简介_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来历是什么_全球快播
世界微动态丨IMF:202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
【全球时快讯】直播!国乒直通赛赛程出炉,5天决出3项冠军,世乒赛名单接近产生
世界看点:2020国庆中秋最强拼假攻略 今年国庆中秋最完美的拼假推荐
微信不拉黑能拒收对方信息吗(微信里如何不拉黑却能拒收对方信息)
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