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满阳光的青春”——百名青年逐梦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丨在家乡的热土上“添花”|环球微速讯
时间:2023-06-16 09:31:32
(资料图片)
宿迁网讯(见习记者 徐欢)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历五月前后,正是乡村最忙碌的时节。沭阳县章集街道大沈庄鲜切花富民基地内,30多名工人正在将采摘回来的雏菊剪枝打包,放入冷库,下午货车一到,这批鲜花就能顺利发往城区各大花店,有的还要运往省外。
这片鲜切花基地的负责人叫胡雪川,是一位有干劲、有思想的“90后”青年,他现在是沭阳县章集街道长兴庄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在此之前,他曾在大沈庄社区承包土地,种植果蔬、花卉,带着居民们一起致富,一干就是5年。2015年,家乡传来了土地流转的好消息,这个有远见的小伙子抓住了时机,当即承包了150多亩农田用来组建家庭农场,成了社区一名年轻的农场主。
胡雪川在享受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福利的同时,也为家乡带回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让大沈庄这片土地获得了致富的先机。搞培训、做思想工作、传授科学种植的先进技术……他先后参与举办各种花卉栽培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400余人次,带着村民们一点一点将基地做大做强。如今,大沈庄社区有3个种植基地,共计承包了1000亩土地,第一波跟着他发家致富的种植大户已经有4家了。
2018年,胡雪川报名参加了沭阳县章集街道返乡兴村新村干考试,成了大沈庄社区一名返乡兴村新村干。刚到家乡工作的时候,胡雪川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敢想敢干,充满斗志。“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中能将自己积累的优质资源带回家乡。”胡雪川将自己在外发展的销售渠道也一并带回到家乡,这些产自大沈庄社区的花卉被销售到了北京、上海、昆明、淮安、徐州等地,小雏菊坐上了运输车,走出了社区,走向了广阔的大舞台,居民们的脸上也笑开了花。
在销售模式上,除了让自己手中的销售资源进入社区外,胡雪川还结合“支部+电商”模式,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作用,吸纳贫困人口及剩余劳动力300多人就近就业。“我年纪大了,现在在基地里上班,每年除了种点地的收入,每天还能赚取80元的工资呢!”今年62岁的鲍玉兰在基地负责鲜切花的打包工作,她边包花边给记者算起了她一年的收支账,高兴得合不拢嘴。
基地种植的菊花品种多样,通过控温调光措施,一年生产鲜切花三茬,一茬亩均收入达5万余元,年产菊花约3000万枝,年销售额可达4000万元。大沈庄种花致富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附近的村庄和社区里,大家争相来到胡雪川的基地取经,果蔬基地、种苗基地、花卉基地……周边的村庄和社区也都架起了大棚,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社区有钱了,基础设施也变得完善了。“这条路是2016年修起来的,现在走两辆车也有绰绰有余,2015年我刚承包时,这里还是土路,一下雨,路烂难走,还有农田里的灌溉设施,也在2017年的时候建立完成了。”胡雪川细数着社区里发生的点滴变化,不厌其烦地向记者介绍他热爱的这片热土。
谈起回乡发展事业为乡村振兴发力这个决定,胡雪川表示这离不开父母对他的支持。“我父母就是农民,他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教导我不要忘本,有能力要多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胡雪川感慨道。2021年1月,胡雪川被选为章集街道大沈庄社区党支部书记。一年后,又调任长兴庄社区党支部书记。
“嘀——嘀——”远处传来汽车的鸣笛声,下午3点不到,一辆运输车开进了大沈庄社区的主干道上,工人们迎来了下班前的最后一波忙碌,“咱们搭把手把这辆车装满!”运输车前,工人们卖力地搬起货来。“嘀嘀嘀”运输车又启动了,车子拖着大沈庄的鲜切花,一路芬芳上了高速路。
相关稿件
“洒满阳光的青春”——百名青年逐梦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丨在家乡的热土上“添花”|环球微速讯
全球今热点:Shams:鹈鹕与助教特雷莎-威瑟斯彭分道扬镳 后者与锡安关系密切
广州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调整听证:超8成代表pick“均衡版”调价方案
天天动态:1.5万场招聘会 发布岗位需求1139万人次——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扫描
今年全市高中计划招生13930人 6月18日至20日进行第一次志愿填报|环球快看
世界微速讯:遇见曲靖 ——自然的绿色穹顶挡住了夏日的骄阳,在梧桐树影间,听着风与树的奏鸣曲,串起平常日子的点点滴滴,时间如流,季节的收获,我们静静等待。
车尾箱集市解锁夜间消费新场景 每辆车的后备箱都是浓缩小门店 热闻
支持科研项目找资金 助力企业机构找项目 深交所打通技术与资本两个市场
【天天播资讯】油价在OPEC+减产框架下去库预期仍占主导金十期货6月16日讯,国投安信期货表示,隔夜油价收涨,本周在区间下沿获得支撑后重回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