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黎仕斌:扎根乡村热土 做群众致富领头雁
时间:2023-08-31 09:57:30
走进位于沿河自治县官舟镇瓦厂坝村的黄土乡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珍珠花生基地,黎仕斌正顶着烈日给前来学习的农户讲解珍珠花生种植技术以及注意事项。
初心不泯 寻梦田野
黎仕斌曾经养殖过牛羊,从事过烟草工作,长期与农户打交道的他发现,沿河自治县黄土、新景一带种珍珠花生的农户很多,但因为没有品牌,也没有成规模,卖不出好价。
【资料图】
“那几年正提倡‘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而珍珠花生在沿河种植历史非常悠久,所以我就想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吸引花生种植户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然后加强对社员和种植户的管理,把珍珠花生发展成产业,提升种植农户的收入。”黎仕斌说。怀揣着打造沿河珍珠花生品牌的热血和帮助农户的信心,黎仕斌经过多番走访了解后,从烟草公司辞职创办了沿河自治县黄土乡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种植珍珠花生。
黎仕斌给农户讲解珍珠花生种植的相关知识。
黎仕斌说:“当初做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土地流转、务工等,群众参与度不高,后来就采取一个措施,通过社员入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生产在户、经营在社、分散管理,这样规范合作社的经营行为,同时也提高了社员入社种植珍珠花生的积极性。”
树立品牌 出山出海
为了把珍珠花生产业做大做强,合作社从抓基地、带农户、创品牌、促销售方面下功夫,集花生品种选育、种植、科技推广、加工、销售为一体同步推进,采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在全县示范带动种植珍珠花生。
黎仕斌介绍,在合作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着重抓知识产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财务规范管理建设和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建立好品牌管理体系后,黎仕斌时刻关注行业信息,携团队积极对接农博展销会、农超农校机关食堂、国务院扶贫网832平台等各类平台对产品进行推广销售。截至目前,合作社生产的“麻阳河”铜仁珍珠花生系列产品销售区域达6个省市及22个中心城市,销售范围逐步扩大。
黎仕斌给农户讲解珍珠花生种植技术及相关注意事项。
锲而不舍,终能成功。经过黎仕斌及其团队的共同努力,沿河县黄土乡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认定为省、市、县龙头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百强农产品品牌,其产品通过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与其他区县的珍珠花生共同组成了“铜仁珍珠花生”品牌,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今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沿河县珍珠花生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合作社生产的珍珠花生因其口感鲜美,颗粒饱满,入口香脆,深受市场青睐。今年上半年,还获得了铜仁·东莞东西部消费协作生态食品饮品药品重点供应链企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出山出海,为当地群众鼓起“钱袋子”。
黎仕斌创立合作社所取得的成就。
黎仕斌介绍,合作社坚持以龙头企业带动社员及周边农户的发展,实行大户带小户、核心带示范、以点带面形式发展珍珠花生。截至今年,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25户,在全县种植珍珠花生4600余亩,可实现种植户人均增收6500元以上。
行稳致远 助力振兴
2011年,合作社获得“省级重点扶贫龙头企业”,黎仕斌深知自己的责任不仅是发展产业,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先后资助了30余名困难学子、家庭,安置10余名残疾人就业,带动16名残疾人创业,于2021年获评“铜仁市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基地”。
一直以来,他树立行业典范,一心一意为社员和农户考虑。2022年向社员分红26.86万元,切切实实把一年一度的生产经营利润分到了群众手里,凝聚了下线合作社、社员、农户对合作社的依赖性和主动配合性,让他们有盼头、劲头、奔头。
黎仕斌获得证书。
“我在这里上班4年了,主要做包装,还有生产这些都做,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块钱,我们理事长很平易近人,从来不高声大气,员工工资也从来不拖欠,我们每天上班有厂车接送,在这里上班跟家里差不多。”黄土乡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员工文慧玲说。
15年来,黎仕斌兢兢业业种花生,他从“门外汉”成为“土专家”,从不善言辞到成为销售达人,他认真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做好新时代的致富带头人。“我将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精力,把这个产品做好,一定要把铜仁珍珠花生打造成大产业,增加社员的收入,增加农户的收入。”黎仕斌说。
黎仕斌与农户在合作社的合影。
正如黎仕斌所说,虽然到了退休的年纪,但他与珍珠花生的故事才刚开始,只要干得动他就会继续干下去,把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投身乡村振兴,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乡土人才。(图/文 陈晶晶、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