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996年2月11日出生的丹尼尔梅德维德夫,刚过完27岁生日,在ATP 500鹿特丹赛捧起生涯第16冠后,他成功地把世界排名拽回Top 10。夺冠征程中,他成功结束了从去年澳网半决赛战胜西西帕斯之后对阵Top10球员的九连败。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ATP稳定排名,对防守型球员而言,正变得越来越难。“从心理层面来讲,”他说,“在你跌出世界前十后再回来是蛮难的。我很开心能找到自己的状态,夺冠很好。这是我本赛季的第三站赛事,去年我需要12站左右(才能夺冠)。”
显然,去年澳网决赛痛失领先局面遭纳达尔逆转,梅德维德夫遭遇了“毁灭式”打击,大满贯竞争力也呈直线型下滑,之后的两项硬地大满贯,他都未能跻身8强。
在鹿特丹赛场,在梅德维德夫擅长的室内硬地赛上,他及时止损找回状态,摆脱对Top 10球员的连败,成功举起了冠军奖杯。但一站ATP500赛能证明他状态“回春”、重返顶尖行列、能再夺大满贯冠军么?
显然,前世界第一仍需要在“阳光双赛”,竞争更激烈的ATP 1000赛场证明自己。尽管梅德维德夫已经斩获四站大师赛桂冠,但在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他从未交出任何亮眼成绩单,最好战绩不过是8强。所以在阿尔卡拉斯复出,科达、鲁内等新生代蓄力待发的“阳光双赛”,他需要放平心态从头再来。
从打法来看,梅德维德夫过于依赖底线,偏重于防的习惯依旧没有改变,这也让他在面对进攻型选手时“频繁头疼”,远离底线“纳达尔同款接发”也很难让他从接发开始占据主动。但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梅德维德夫加强了相持中的进攻,尤其在机会球面前变得更加勇敢和果断,而这样的改观也让他在迎战顶尖球员时找回了自信。
对梅德维德夫而言,仅有底线相持的改观还不够,如果他想继续在大满贯再有作为,需要更富有进攻性的打法“傍身”。面对00后的冲击, 27岁的他体能已经不占绝对优势,即便可以在马拉松拉锯战中赢球,但在大满贯前半程“掏空”身体后,体能状态或成为他冲击大满贯的一大隐患。更为致命的是, 梅德维德夫如果不能找到对垒进攻型球员更为有效的武器,诸如在大满贯赛场负于克耶高斯、科达等人的“冷门”将会再次上演。(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D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