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天下!日本赌错了什么?

格隆 2023-02-26 20:52:37

当美国公司大批裁员时,大洋彼岸的日本却是另一番景象。


【资料图】

一大波涨薪潮正在袭来:

瑞穗金融集团宣布今年涨薪20%,日本电产宣布涨薪7%,任天堂涨薪10%,永旺集团涨薪7%,三得利控股涨薪6%,世嘉涨薪30%,优衣库涨薪40%……

羡慕吗?

回想上一次出现这种盛况,还是80年代的昭和时期。

彼时,这个民族遨游在金钱的海洋里,迸发出令世人难忘的光芒。

正如日本人所推崇的那种,如烟花般绚烂而转瞬即逝的美。

今时早已不同往日。

01

国运的轮回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英国本土高度工业化,用工成本迅速攀升,资本们开始找接盘侠。

历史上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了,大量实体产业被打包输送到欧洲和北美大陆。

极度重视制造业的美利坚,抓住了机遇,并拿到最大的好处。

但是,光能把东西造出来并不够,还得找到能承载国内溢出产能的市场。就像英国把商品倾销到印度和北美一样。

这个市场最好足够原始,且盛产金银。

美国人看中了日本。

1853年,四艘燃着浓烟的美国军舰抵达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关,自由贸易。

然而以日本当时的生产力,除了生鱼片和海参,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对外出口。所以自由贸易的结果,就只是单方面的白银外流。

来自工业国的低成本商品,毫无压力占据了日本市场,农民、手工业者大量失业。

不过,危机往往也伴随着机遇。

从1887年首先引入蒸汽机的富冈制丝厂开始,来自破产家庭的日本少女纷纷涌入工厂,操纵机械昼夜不停运转重演百年前英国曼彻斯特工厂里发生的故事。

没有少女永远18岁,但永远有18岁的少女。

每隔几年,当老一批女工嫁做人妇、回归家庭,就有新一批年轻女工进厂。

燃烧了几代人口红利后,日本工业顺利完成从0到1的突破,并很快实现1到1000的复制,自下而上催生出钢铁、机电和现代军工业,产业结构一步步螺旋上升。

到20世纪初,来自日本的廉价商品,甚至开始反攻国际市场,抢夺欧美国家的市场份额。

直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本土98座城市被炸成了废墟。

久赌必输,何况日本每次都梭哈。

举国近百年建立起的工业体系,基本归零。只能依靠牺牲民众“倾斜式生产”策略,才保留了一点火种。

转折点在1950年。

朝鲜战争爆发后,因为离战场近,日本成为美军补给基地,被勒令提供海量工业、军事物资。

突如其来的巨大需求就像伟哥,本已痿掉的日本制造业,一下子就支棱了起来。

更关键的是,美国遇到了一个世纪前英国同样的问题。

工业化高度发展后,美国本土人力和资源价格暴涨,资本家们只能学习英国前辈的做法,找一个有工业基础且成本更低的地方,把制造业转移过去。

战后重建的日本,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次产业转移,就这样发生了。

成为产业转移接收地后,日本社会好似饿死鬼投胎,疯狂吃下欧美资本和重工业技术。

日本的思路非常清晰,就像当年搞纺织厂一样:先给美国人代工,利用对方的技术,凭借更低的人力成本,规模化生产出更便宜的工业品,再反过来卖给发达国家。

西方人不懂东亚集体文化的恐怖,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轻柔的布料,也无法与电气时代的复杂钢铁怪兽媲美。

日本二次崛起的速度之快、力度之猛,超出了剧本设计者的预期。

以最具说服力的汽车工业为例。

1955年,日本汽车工业体量几乎为0;1961年,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五;1966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三;1968年,超过西德,成为世界第二;1980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量突破1000万辆,全球占比超过30%。

彼时,美国汽车基本被赶出了日本市场。而在太平洋另一边,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却超过20%。

领头大哥的工业菊花,被小弟冲得稀烂。

日本达到了高潮。

而高潮之后,往往是一阵乏力期。

日本毕竟是个小国,不到30年,就遇到与英、美同样的瓶颈:国内的生产成本,太tm高了。

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爆发,与房地产、金融、信息科技相比,制造业顿时成了鸡肋。

日本企业有样学样,开始将制造业向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转移,让出所有代工类产业。

从前两次欧美的经历来看,产业转移是一次重要的机会。

成了,就能站在更高的维度,继续腾飞。

日本抓住了机会,但又没完全抓住。

02

坠落的烟火

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

1985年9月22日,美、德、英、法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拉着日本财政部长竹下登,在纽约广场饭店开了个会。

五国代表签了个协议,规定日元和德国马克大幅升值,各国央行须大量抛售美元,以解决美元升值太快的问题。

一上一下,日元相对美元翻了一番。相当于,日本相比海外的人力成本,也翻了一番。

巨大的催动力,使得日本产业转移速度猛增。

广场协议后,日本资本大量撤出实业、投身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个叫空心化。

1985-1990年,日本对外投资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到处在疯狂烧钱。

日元升值并非完全因为广场协议,日本人自己也觉得升值很爽。

是的,如果我们站在1985年后,由于日元升值,日本空前富裕,手中握着无数的真金白银,未来似乎正在向着他们微笑。

但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他们却走错了路。

资本被大量无意义地浪费,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

看日本当年对外投资比例,绝大部分资金都用于投资美国不动产,制造业转移的亚洲地区反而遭到冷遇。

1985-1990 年,日本企业总共进行了 21 起 500 亿日元以上的巨型海外并购案,其中有 18 起的并购对象是美国公司。

日本当时买下了美国10%的不动产,并号称要买下整个美国,这些交易最后当然都亏成狗了。

比如1985年,三菱土地公司没有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就买下了洛克菲勒中心,结果直接亏损13亿美元。

这个事件至今依然是日本经济达到巅峰的标志,让日本人民心中暗爽了一把。

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

同时,在日本国内,政府也拉着民众一起梭哈,赌国运。

彼时,仅靠日元升值,投资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就成了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日本商品则因为涨价太快,竞争力衰减。

1986年,在发现出口陷入困境后,日本央行为了刺激GDP增长,立刻就降低利率,搞宽松货币政策。

结果是,当普通人发现贷款不需要付多少利息,而炒房和炒股收益率却很高时,他们便从众向银行大量借钱,梭哈投资。

一时间,哪怕二十岁的普通员工,都可以贷款买两三套房子,然后抵押再贷款。

当时有个新闻,说一个承包停车场的小老板,在银行的帮助下通过买地、抵押再买地再抵押,居然把资产做到了7000亿日元。

传统制造巨头比如日产,也对搞金融投机赚钱的热情,也超过精打细算造车。

民间一派狂欢景象,纸醉金迷。

日本人普遍坚信:房价永远会涨、自己永远不会失业,并且薪酬永远会增长。

外有日元升值、内有信贷扩张,1989年日本土地总资产是2000万亿日元,而同期国土大30多倍的美国只有500万亿日元,把日本东京湾卖了就足以买下整个美国。

短短5年,日本住宅用地涨了近1.5倍,商业用地疯涨了近4倍。

货币的释放,通货膨胀,房价的飙升,就像三个勇士爬上了悬崖。

等政府回过神来已经晚了,人们的钱几乎都被楼市牢牢套住,实体经济近乎被摧毁,国内的总体消费水平大幅降低。

这样下去,下一代就没有未来了。

为了止损,1989年底,日本央行开始大幅加息,主动戳破经济泡沫。

由此,日本房地产开启了长达三十年的熊市。日经指数连跌30个月,日均成交额下跌89%,市值损失56%。

据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测算,1989年后的资产价格暴跌,日本至少损失了1500万亿日元财富,所造成的缺口让众多家庭和企业,至少进行了15年的净债务偿还。

这种资产负债表衰退,进而消灭了相当于GDP20%的需求。

如果不是有一部分正确投资在产业转移的部分,还能够补贴日本国内,结果必然更加糟糕。

只是,灾难并没有停止。

97金融危机期间,四小龙和四小虎被国际资本轮番干碎,经济狂奔的势头骤然停滞。

休克了快10年的日本,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又被扯了一次蛋,差点闭过气去。

全球化在短暂的柔情蜜意后,终于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日本不仅失去了制造业,也失去了房地产,元气大伤。英美两国的故事,并没有在它身上重演。

在节奏越来越快的新世纪,能维持现状已是最好的局面。

03

乡民的悲歌

2017年4月,美国人万斯写了本回忆录,叫作《乡下人的悲歌》,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给穷人们带来的影响。

他们的祖辈移民来到美国,追寻着“美国梦”,而美国也没有让他们失望:随着美国的工业化,移民们有了工作,成为蓝领工人,从而跃升为中产阶级。

但是,他们骨子里仍然是“乡下人”,没有文化,也不注重子女教育。

随着美国的繁荣,逐利的资本将制造业不断往亚洲转移,房地产和金融业成为主流,国内就业岗位逐渐减少。

受限于教育水平,移民们的后代,很多都找不到工作,从而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恶性循环身上世袭的贫穷越来越沉重。

甚至,有工作的穷人,发现自己努力工作,居然过得还不如那些领救济金的人快活!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工作呢?

由此,在铁锈带的穷人圈子里,酗酒和吸大麻成了日常。

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日本。

经济衰退给日本民众的心态,造成了深远影响。

对大多数人而言,以往追求进入“一流大学”、再进入“一流公司”的人生信条,化为泡影。整整两代人陷入发自内心的无力感,出现集体消沉。

年轻人恐惧、焦虑情绪急剧增加,御宅一族大量出现,造成全民性社交障碍,甚至邪教盛行,

同时,人们内心的空虚,还使得邪教盛行,各种恶性社会事件频发。

最著名的,是1995年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主导的毒气沙林事件,共造成13人死亡,近千人失明,6300人不同程度受伤。

这起事件深刻影响与撼动了日本社会各界,导致人心惶惶。

在经济不景气、社会问题突出的状况下,人们需要的是充满快乐、希望、勇气等物美价廉且通俗易懂的文化娱乐产品,来麻痹自己的精神。

为了缓解社会问题,日本政府达成了“无形知识财富增值的 Soft Power Up”,将软文化提升作为国策,不得不与曾经“有害社会善良风气”的动漫与色情产业妥协。

麻原彰晃

最经典的一幕,是1995年上映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一经开播便掀起新高潮,日本动画产业进入爆破式发展时期,产生了很多知名电影导演,进入了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战国时代”。

与此同时,1999年,日本政府对《风营法》做出进一步修正,极大的改变了日本风俗产业的格局。

修正1,所有门店必须报备;修正2:将无店铺型的“上门服务”纳入许可范围,且可以24小时营业。

这让处于泡沫破裂时期的日本百姓,看到了新的“发财机会”,大量陷入困境的妇女不得不步入这个产业。

在商言商,这的确是个来钱快且高利润的行业,还是刚需,能在萧条期带来很大的收入。

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为这门生意提供了巨大“风口”。

从1999年到2020年,日本无店铺型的风俗店一跃达到19000余家,与遍布日本的seven 11便利店数持平。从业人员超30万,年产5万亿日元,与其年度国防预算相当。

与美国穷人沉迷于酒精和大麻一样,大量日本底层人陷入二次元和风俗业的美好幻想中,根子里是对现实的逃避。

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没有现实欲望的生活看似十分惬意,但从国家经济的角度而言,这无疑是负面影响。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就是因为80年代那代日本人嗨过头了,才造就了两代废宅。

一代人不肯付出,下一代人的生态位只会更差。

危机随时会到来。

04

无声的通胀

过去几十年,日本的物价几乎没有变化。

比如吉野家的牛肉盖饭,1990年一碗卖400元。到2022年,同样一碗盖饭,反而只需362日元。

又比如美国牛肉在日本批发价,2022年初飙升了一倍,连锁餐饮企业松屋却只上涨10日元,和成本飙涨出现极大落差。

……

这些都是日本物价几十年不变的缩影,是典型的通胀紧缩,在无形中改变着所有人的行为。

其实日本国内的各路专家早就对物价不上涨感到担忧,认为此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是“民众薪资太低”,让企业主根本没有涨价空间。

进而造成民众薪资没有涨幅空间,形成变相的恶性循环。

泡沫破裂之初,为了防止再次遭受冲击,日本企业选择将大部分利润变为公司内部的存款,与前几年疯狂借贷的风气完全相反。

凭借“蓄水式”的经营模式,他们安然度过了数次席卷世界的金融动荡,即便在疫情肆虐的三年,依然保持着百年老店的顽强生命力。

到2021年底,日本企业内部存款总额达到484万亿日元,相当于全年GDP总值。

但相对应的,日本员工的工资,相比90年代,还降低了一些。

企业不涨工资,员工手头就紧。手头一紧,钱包拉链就紧。钱包拉链一紧,市场消费就低迷。市场一低迷,生产就没劲。

更关键的是,蛋糕不做大,负担越来越重的养老金,谁来发呢?

国内消费不行,只能指望国外消费,也就是出口。为了保持出口增长,必须抑制日元汇率上升,因此才有所谓的“0.25%上限”。这就是日元汇率依托的“轴心”了:

日元贬值保证出口增长,外需拖着日本经济往前走,从而为国际资本回流提供信心,支撑日元不会一拉到底。支撑这套轴体正常运转的内部条件就是政府,因此央行绝对无法放弃货币宽松政策。

外部条件则有两个,一是日本制造业始终保持竞争力;二是依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保持增长。

现在两个都出了问题。

首先是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全球50强只剩下丰田,并很有可能在汽车行业新能源革命中沦为牺牲品。

其次是疫情和战争导致全球供应链遭到巨大破坏,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资源贫乏的日本只能拿出更多外汇进口基本货物,导致商品成本增加,不利于出口,连续17个月都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同时,为了对抗高通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美债收益率持续拉升。当全球央行纷纷选择加息对抗,唯独日本央行继续坚持量化宽松,使得美债与日债的利差迅速拉大。

这时候,日元就成了全球仅有的“便宜”货币。

民间及海外的逐利者,竭尽所能从日本银行借出便宜日元,抛售换成美元,然后买美债躺着吃美元利息,日元则加速贬值,进口货物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以上几点共同推动日本通胀以罕见的速度飙升,从2022年初的0.9%涨至2023年1月的4.3%,达到41年最高水平。

当数字反映到现实中,是各种生活必需品都在疯狂涨价。比如食用油涨价40.4%,奶酪涨价35.2%,煤气费上涨32.5%,电费上涨26%……

据帝国数据库的食品价格修改动向调查,日本主要的105家食品公司明确表示,2023年价格上涨的品种达到4425个。

其中,预计2月涨价的有3269个品种,2023年全年食品涨价率为17%。

如此涨幅,工资还雷打不动,就说不过去了。

别以为日本真的每个人都活得很好。对那些本就在生存边缘徘徊的人而言,这简直是灾难。

在日本有个词汇,叫做“下流老人”。

出自日本作家藤田孝典的同名著作,指没有存款、没有亲友、收入极低的老人。全日本共有1100万“下流老人”,占老年人总数超过20%。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如果纯靠养老金收入开销,工薪阶层的老年人贫困率已经达到90%。

物哀文化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死观,但也有一部分老人选择以卑劣的方式苟活。

近些年,因为在便利店偷东西被抓的犯罪人员中,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超过了三分之一,2018年高达8万人。他们偷盗的东西并不贵重,一般是三明治、饭团等用来糊口的食品。

日本法务省数据,偷窃类作案次数达到6次以上的占40%。这说明日本老年人不但犯罪率飙升,而且以“惯犯”居多。从1991年到2014年,作案6次以上的日本老人激增460%。

之所以“屡教不改”,因为他们就是奔着“回笼”去的。日本犯罪学教授滨井称,日本监狱多数没暖气空调,但犯人还是喜欢留在这,因为至少有牢友,而且包吃、包住、包看病。

没想到,养老系统压力的接盘侠,竟是监狱,已经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物价不变的年代尚且如此,可以想象,恶性通胀下,这类人必然更多,甚至连监狱都将被挤破。

过犹不及。对敏感而老迈的日本经济而言,合理范围内的通胀是梦寐以求的,但力度不能太大。

所以日本政府下达政治任务,呼吁企业要加大力度为员工涨薪,希望借此来对抗国内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减轻国民的生活负担。

企业又不是没钱。

以涨薪40%的优衣库为例,即便不算储蓄的海量资金。去年 12 月涵盖线上商店的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 20.7%,门店顾客数量也有所增加,每位顾客的平均购买量同比大涨 15%。

黑田东彦的原话:

“日本的通胀趋势可能会逐渐加速……但这还需要一些时间”,

“现在,日本经济的不确定性非常高。因此,现在重要的是支持经济,创造一个企业可以加薪的环境。”

但是,现在的日本经济,不一定能支撑社会大范围加薪。

即便能,对失去了制造业和房地产的日本而言,这也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日本的真正的出路,或许还藏在某个地方。也或许,并不存在。

05

尾声

俯瞰历史,日本的经济发展诉求,和它所需要的政治能量,形成了巨大的冲突。

日本曾用制造业打败美国,最终又被美国用金融业降维打击。

曾经的东亚优等生在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国之后,发展态势戛然而止进入了持续低迷状态。

没有任何一场经济事件是单纯的经济事件。从日本落败的过程,我们能看到,一个没有政治独立性的国家如何身不由己,惨淡收场。

日本的经历,是一份宝贵的教案、是一位好老师、是我们摸着过河的石头。

相关稿件

环球观天下!日本赌错了什么?

世界观热点:牧夫座

天天微动态丨二十六种死法_关于二十六种死法的介绍

全球今热点:北票欧韵蓝湾_bpo

天天即时:重启之极海听雷第二部

当前速递!怎么注册邮箱免费注册_怎么注册邮箱

易水辞_对于易水辞简单介绍

中国传统医学百科词典

世界讯息:炸鸡柳用什么肉_炸鸡柳怎么做

天天即时:肌电图检查的目的

全球今热点:中国服务经济报告2005

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武汉经开区中心揭牌 全球快讯

胡歌车祸前后照片对比_胡歌寸头照片_世界聚看点

北极熊|世界今亮点

天天滚动:仅出战17分钟!泰伦-卢:曼恩很棒 他应该要有更多上场时间的

超1600个岗位,明天海口、三亚将举行酒店餐饮业专场招聘会 环球热点评

戴尔inspiron1464

知识科普:手机qq财付通绑定的卡如何解绑

【世界独家】如何从木板上切割椭圆形

【当前热闻】乌代哈维里旅馆

“订单式”课程赋能家校社共育 当前看点

胡鑫溢:2.24黄金底部空间有限注意多空转换,今日走势分析 每日视点

世界聚焦:重返歌词

科目一到科四考试费用_考驾照科目一到科目四考试费是多少钱 天天观点

浦城县气象台发布霜冻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当前热讯

跨境通: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未涉及chatgpt-天天最资讯

赵薇丈夫是谁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是什么意思?按兵不动的近义词是什么?

“岁月不待人”是什么意思?峨嵋山下能琴客的平仄韵脚是什么?

保障新能源发电送得出用得好(人民时评)-当前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