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化学遗迹首次被发现
时间:2023-06-26 10:11:53
(相关资料图)
本报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吴月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发布了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超过100倍太阳质量)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存在的化学证据。该成果证实这一超新星源自于一颗质量高达260倍太阳质量的第一代恒星,刷新了人们对第一代恒星质量分布的认知。
第一代恒星主导着早期宇宙化学增丰过程和演化历史。理论预言第一代恒星的寿命极短,直接观测到第一代恒星的难度极大。
长期以来,科学家致力于通过极贫金属星(金属含量低于太阳的1%)来研究第一代恒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论文第一作者邢千帆说:“部分极贫金属星可能诞生于第一代恒星终结时形成的气体云,其化学丰度完整保留了第一代恒星演化产物的特征史,我们能够利用这些‘活化石’揭示第一代恒星的演化历史。”
2022年,研究团队结合郭守敬望远镜低分辨率光谱和日本昴星团望远镜高分辨率光谱数据发现了一颗化学丰度极为特殊的恒星,其具有目前已知最低的钠含量,其化学丰度还显示出了强烈的“奇偶效应”。这一发现首次从观测上证实了对不稳定超新星的存在,并为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形成和演化的观测研究指明了方向。
赵刚说,此项研究从观测上证实第一代恒星的质量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数百倍,揭示了对不稳定超新星在宇宙早期化学增丰过程中的贡献,对研究第一代恒星的初始质量函数意义重大,并将对元素起源、宇宙早期的恒星形成和星系化学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6日 13 版)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相关稿件
阿根廷费尽周折买回“死亡飞机”,美媒:是指证阿军政府重要证物
累计产天然气超50亿立方米!“深海一号”投产两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富源中安街道:党建引领促融合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天天热消息
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仁心仁术救危难 廉洁行医拒“红包”-播报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 环球微头条
【环球快播报】通讯:中国医疗队总是奋斗在一线——记中国援巴巴多斯医疗队
环球头条:曲靖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通告
全球微动态丨三次通话挽救一名无呼吸婴儿!惠州这个120调度员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