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剑影 拳来脚往丨武林盛会为城市增色
时间:2023-08-04 18:23:28
拳、刀、剑、棍、枪……赛场上,选手使出“看家绝活”,在动静之间展现着武术运动的独特魅力。
7月27日-29日,2023年第四届贵州武林精英赛在清镇火热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运动员汇聚全国武术之乡清镇市,同台竞技、以武会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精神。
(资料图片)
本次比赛由贵州省武术协会、清镇市人民政府主办,清镇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承办,中铁置业支持。
比赛现场
“朋友圈”越来越大
历时4载,贵州武林精英赛作为省内规模最大、专业最强和影响最广的赛事之一,吸引了近万名武术爱好者参与。本次比赛项目涵盖各类传统武术流派、竞赛推广套路和创编优秀套路,以及极具民族特色的苗刀、板凳功、少数民族拳种等本土地方武术。
“一方擂台,八方来客。比赛为各武种搭建交流沟通平台,经过多年耕耘,‘朋友圈’越来越大。”大赛总裁判长钟明英说,在贵州武林精英赛场上,选手们尽展风采,体现着赛事“全民健身、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理念,文化氛围积极向上。
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学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武术爱好者都可以在贵州武林精英赛上一较高下,感受武术运动带来的快乐。
“出来参赛可以认识很多优秀的选手,大家相互学习也能够增强武艺。”参赛选手范玲所在的福泉太极拳代表队,身着整齐的白色太极服,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在赛场上将太极拳舒缓刚劲的丰富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范玲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习练太极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感受健康生活。
“亮剑”!
“后浪”涌进 传承中华武术
记者了解到,青少年占本次比赛参赛人群一半以上。习武少年朝气蓬勃的模样,为赛事注入更多活力的同时,也为培养武术后备人才贡献了力量。
“孩子们比上届进步了不少,做动作更自信、规范,可以看出比赛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监赛主任傅敏伟说,越来越多的“后浪”参与到武术运动中来,这对贵州、乃至全国武术人才培养有一定助推作用。
弘扬中传承,赛场刮起最炫民族风。板凳、苗刀、钉耙、双锤……各种民族武术兵器一登场,吸引了观众目光。
“我手中的兵器可是有文化、有历史、有传承的,是我们民族的宝贝。”畲族武术传承人赵翔书感谢比赛为“看家绝活”提供了展示平台,他还希望大家关注畲族服饰、粑槽舞等省级非遗项目。
在仲裁委员徐影看来,比赛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给民族武术人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特别是年轻人加入了进来,这对民族武术文化传承可持续性发展注入了动力。
一招一式展风采
赛事高流量助力黔货出山
大型赛事激起了参赛者斗志,刺激了观赛热情,也掀起了体育消费热潮。
茶、酒、牛肉、刺梨……在贵州武林精英赛场外,主办方搭建了体育公益集市,来自贵州各市县的特色产品汇集于此,商家使出让利促销“大招”,圈粉参赛选手和观赛群众。
“第一次尝试在体育比赛上卖货,效果真不错。”在助农展销印江馆展区,梵净山茶负责人田莎和同事忙于分装打包,这期间的收益超出她预期,“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我们都会积极参加。”
据赛事组委会介绍,搭建集市的目的是借力体育比赛高流量特点,践行“体育+”理念,推广贵州特产,助力黔货出山,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与此同时,清镇市也迎来一波旅游热。
带着10余名小学员前来参赛的武术教练慕家成,来自云南昭通。作为邻省来客,慕家成对此次赛事赞不绝口。“这届武林精英赛办得特别好,老中青都涵盖,而且还有多种武术套路、少数民族武术,对大家来说,是一场交流学习的盛会。”
慕家成对清镇的美食美景也倍感兴趣。“听朋友推荐红枫湖、四季贵州、乡愁贵州都很不错,还有烙锅、冰粉、丝娃娃、炒洋芋,一定要去逛一逛,尝一尝。”
来源 《贵州体育报》
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叶梅
图 赛事组委会
视觉 胡春霞
编辑 张紫莹
二审 虞富文
三审 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