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警示股扎堆触及面值退市 劣质公司加速出清
时间:2023-06-24 03:49:16
(资料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1日讯 据证券日报消息 全面注册制下,市场优胜劣汰效应不断凸显。近期又有多家公司因股票收盘价持续低于1元而触及面值退市指标。6月20日,*ST海投披露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截至6月13日收盘,公司股票收盘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海投,对于公司收到《事先告知书》后是否会申请听证或者提出书面陈述和申辩,*ST海投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暂时还没有了解到相关信息。若公司申请听证或提出书面陈述和申辩,将会披露相关信息,具体情况以公告为准。
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超20家公司触及面值退市,这一数量较往年大幅增加。其中,已有8家公司被摘牌,9家公司收到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
“全面注册制及严监管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壳’资源不断贬值,‘炒壳’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公司股价连续下跌并持续低于1元,触及面值退市,这既是市场对其基本面的真实反映,也是投资者基于公司价值理性交易的结果。”新热点财富创始人李鹏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值退市公司数量的增多,是退市机制常态化和市场化的一个表现,也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必然结果,市场优胜劣汰效应正不断凸显。”
此外,记者注意到,上述年内触及面值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均为风险警示类公司。
有不愿具名的市场投顾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风险警示包括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两大类,也就是平时所说的*ST和ST。面值退市公司基本都出自风险警示板块,是因为其普遍存在较高的持续经营风险或规范运作风险,这也导致了其业绩的下滑和股价的下跌。”
公开信息显示,触及面值退市指标的公司,除了基本面恶化,一般还都存在多项违规情形。以*ST海投为例,公司曾因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资金、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担保等问题被交易所给予纪律处分,被证监会行政处罚。
“优质的企业受追捧,劣质的企业受冷落。全面注册制下,市场格局已经悄然变化。面值退市公司的增多,也是投资者意志的充分表达。”前述市场投顾人士认为,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有助于维护市场的良好生态。随着人们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部分“绩差”公司将逐渐被边缘化,面值退市也将加速劣质公司的进一步出清。
相关稿件
16.99万起 提供三种动力选择:长安深蓝S7能否成为下一款爆品?
【新视野】《勇者斗恶龙 怪兽篇3》新作公开!12月1日发售!
世界热头条丨强降雨持续,应急管理部等会商调度端午节及梅雨期防汛工作
大小 S 声明无说服力,葛斯齐撕下姐妹面具,网友:请学萧敬腾|天天滚动
银行卖的这款保险有风险;浙苏皖天安财险因保险纠纷被告|保险天天报6.21_全球热资讯
天语手机惊现618畅销榜,2023年了功能机竟还有人用?! 当前热讯
3400亿美元的“约架”被叫停!马斯克妈妈:不准打架!马斯克:“妈 停下来 我要和他比赛”
【环球新视野】中国导演徐磊:“我不担心韩国观众看不懂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