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逾111亿元
时间:2023-08-15 17:28:41
【资料图】
据证券日报报导,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再次体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至2023年8月14日,全国碳市场已迈入正式运行的第107周,历经503个交易日。整体来看,市场交易活跃,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运行平稳。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约2.43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111.92亿元。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创新高的同时,也要看到交易碳数据不够清晰等正制约着全国碳市场持续扩容,后续可从优化市场规则、加强数据监测和核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深圳碳排放交易所、北京市碳排放权电子交易平台、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重庆公共资源交易网和福建碳排放交易网等交易平台所构成的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
据生态环境部官网数据显示,截至第一个履约期结束,我国碳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从交易价格来看,自上线至今,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8月14日,CEA收盘价为68.33元/吨,相较于上线首日51.23元/吨的收盘价上涨33.38%。此外,结合历史数据来看,CEA收盘价在41.46元/吨至69.52元/吨范围内波动,涨跌幅度在-23.56%至35.70%之间变化,未出现暴涨暴跌现象。
“碳市场是通过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助理总经理方怡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仅纳入了发电行业,后续随着市场持续扩容,若能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航空等高耗能行业也纳入其中,将有利于推动碳市场规模和活跃度的不断提高,促进碳市场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相关稿件
《志愿军》三部曲曝杀青特辑,陈凯歌称其为从影四十年最艰苦创作
嘉泽新能:拟投资4.2亿元建设嘉泽同心县150MW/3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百胜软件出席2023中国服装零售趋势发展高峰论坛,再现中台实践数字化价值
内马尔加盟的第一个俱乐部 内马尔加盟利雅得新月 转会费1亿欧元 基本情况讲解
“20宝龙MTN001 ”持有人会议拟召开 审议变更本息兑付安排等议案
未经配偶同意,丈夫婚内用共同财产炒股亏损是否要担责?法院判决来了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768,调贬82个基点,昨夜离岸人民币失守7.29元,专家:不排除再次动用政策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