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股是什么意思?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3-03-10 13:41:16
流通股是什么意思?
是指在上市公司的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用作股票交易的股份数量。在该股中,根据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制股和境外上市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区别是什么?
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时,会发行一部分流通股和一部分非流通股,其中流通股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正常买卖的股份,而非流通股是指暂时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正常交易的股份,具有限售期限。
同时,非流通股可以转变成流通股,即当非流通股限售期限过后,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活动时,它变为流通股。当股票全流通时,即非流通股可以全部上市交易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等于流通股;当股票部分流通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等于流通股加上非流通股。
比如,某公司的发行的股票为1亿股,市场上流通股本为1亿股,则其总股本等于流通股;如果市场上流通股本为8000万股,则总股本等于流通股8000万股加上非流通股200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