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打开扩大消费新思路
时间:2023-08-16 17:50:48
(资料图)
逛街,又称散步、遛弯、压马路,现在有了一个更洋气的名字:citywalk(城市漫步)。在爱好者眼里,citywalk可以“加咖啡”,逛遍城市的咖啡店;可以“加美食”,用味蕾选出独家私房菜路线;可以是夜晚打开胡同的别样方式;也可以带着宠物、跟着书本去散步。
2023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上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0倍,7月份达到最高峰,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学生在研学团,大学生在特种兵旅游,成年人在citywalk,主力是“95后”职业女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近期,社交平台上开始有人组织citywalk,每人收费30多元至上百元。很多人看见这条消息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想笑,同样是逛街,换了英文名,就需要付费了?
其实,真正的citywalk理论基础叫作“考现学”,与考古学相对,专注于研究当代文化和社会。“考现学”有个重要分支叫“路上观察学”。比如,同在一片街区,建筑师能在平平无奇中发现罗马柱、法式阳台等建筑美学;有人扮演生活家,用“15分钟生活圈”理论研究社区衣食住行是否便利;还有人从历史学家的视角出发,发现一些被遗忘的历史印记。
脚步慢下来,体验深下去——这不仅是citywalk吸引人的松弛感,也是打开消费思路的着力点。难怪各地文旅部门纷纷看中这项活动:今年暑期,北京市文旅局推出30条“漫步北京”系列主题线路,以及15个消夏避暑“乡村walk地图”;山东文旅官方账号“好客山东”,专门推文“citywalk说走就走!”介绍线路;上海市还举办了“马路生活节”,用200多场演出、展览、路灯音乐会、美食快闪,吸引了400个品牌及商家参与,招呼了超过20万市民游客流连街头。
当然,旅游部门推出的大多数线路是免费的。以citywalk为代表的“本地深度游”,本质是文旅融合升级。它与消费行为密切相关,既能激活一个地区的餐饮、购物,也是地域营销、商业营销的创新渠道。这种方式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撬点,并不能成为促消费的主力,但是当下消费者对什么感兴趣,就应该尽量用起来。
近两年,各地积极打造“复古街巷”“特色街区”“夜经济”,很多都不在核心景区,可这些地点往往符合citywalk的口味。只要跻身citywalk线路,再小的门店都有亮相机会;只要消费者能走出家门,人流动起来,商业就能活起来。
如果只是朋友相约逛街,纯属个人行为;可如果有人组织,付费参与,citywalk就成了经营行为,需要考虑责任划分、意外风险等。目前,携程等平台已上线多条citywalk线路,大都是导游团队承接,100多元的费用主要是讲解费,有可能是在过去的“一日游”后面加上“citywalk”后缀,试图赶上这一波时髦。这种变化本身,说明游客对旅行的认知更加多元,从看景点、拍照转向追求个性化旅游体验。这是旅游行业要抓住的变化。
citywalk还给城市管理出了个新课题。政府务必重视全面改善消费体验、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而不能只盯着重点景区。随着游客脚步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任何一家小店或者一个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犯错,伤害辛辛苦苦打造的城市口碑。从这个角度看,citywalk爱好者相当于扮演了市场监督员的角色。
酷暑逐渐过去。待秋高气爽,约几位术业有专攻的朋友,开始秋天的第一场citywalk,换个角度看看自己熟悉的城市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 颖)
相关稿件
8月15日基金净值:嘉实品质回报混合最新净值0.6986,跌0.57%
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7月完成发电量1749.4吉瓦时 同比增加6.5%
小米MIX Fold 3搭载骁龙8 Gen2领先版:玩游戏刷抖音 温度比iPhone更低
不再能参与后期制作,还担心面临AI威胁!好莱坞编剧日子不好过
工业锅炉厂商力聚热能明日上会: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 应收账款逾期比例超七成
华鑫股份:8月15日获融资买入4430.09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23.99%
中方回应英方操弄BNO问题:事实证明,一些受蛊惑港人抵英后生计窘迫,备受歧视
浙商银行上海分行:上半年实现营业净收入18.77亿元 同比增长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