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在去世之前,曾向我们传达了10大预言,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
霍金
其中就有人类可能会 面临的灾难 !如今预言当中的灾难似乎在缓缓向我们靠近,只有重视起来,防患于未然,才能在未来有生存的机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可怕的人工智能
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与机器人相关的电影,当中的机器人通常是反派,它们被人类发明出来之后,逐渐脱离了人类的掌控,并扬言要 灭绝人类 。
可能不少人会想,这毕竟是科幻片,不太现实。
但是,事实上,我们如今的 人工智能领域 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端倪,许多问题我们仍旧 难以避免 。
人工智能本质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智慧本质的文学,它从人类引以为傲的智慧出发,更像是在创造一种高于人类的“新物种”。
虽说如今的人工智能还难以赶超人类,但是随着人类技术的完善,人工智能可以完全“碾压”我们。
这不是危言耸听,著名的人工智能 阿尔法狗 就曾两度战胜了 国际围棋冠军柯洁 。
为什么柯洁会输呢?因为阿尔法狗在下棋的时候,每一步都经过了上万次计算,对方的一切行动都被看得透彻。
柯洁一度落泪
就好像两个人在玩躲猫猫,负责找的那个人开了透视,根本没有可玩性。
好在,阿尔法狗只能专注于围棋方面的运算,对于其他领域一窍不通。
不过,目前科学家已经在研发具有 综合功能 的人工智能,它们不仅和人类一样拥有思考能力,而且还在各方面完美还原了我们。
要是这种机器人真的被研发出来,我们的竞争力肯定是不足的。
人类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比如生活的环境、气候、食物、水、氧气等等。
而对于机器人而言,它们既不需要食物,也不需要多么优越的环境,只要保养工作做得好,各种零件及时更新换代,活个 几万年 是没有问题的。
NAO机器人
所以,我们对于人工智能充满了忌惮,害怕哪一天它们会超脱 人类的掌控 另起炉灶。
世界首富马斯克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感到担忧,他认为,智能领域的发展太快了,如果再继续下去,等待人类的只能是灭亡。
但是,很多科学家认为,马斯克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每一个人工智能在研发出来的时候,都有一定的 伦理规范 。
有着规范的限制,机器人是不可能僭越的。
机器人概念图
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万一哪天,别有用心的人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他们无规则地开发机器人,是否会在人类社会掀起一场革命呢?
未来的事情很难说,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要谨慎而为,因为任何意外带来的后果,都是人类难以承担的。
全球变暖
关于 全球气候变暖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一种可能面临的灾难,而是地球发展的趋势。
随着人类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温室气体无序地向大气排放,导致地球就像一个保温杯。
当中的热量经过大气的保暖层,又反馈到地面,地球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热。
到了2022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该年的各地夏季气温都刷新了历史新高。
全球变暖原因
专家表示,2022年夏季是21世纪最热的一年,但却是未来10年最“凉快”的一年。
而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人工智能的 潜在威胁 。
比如,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大量的水源汇入到海洋当中,导致海平面高度疯狂上涨。
冰川融化
有关数据显示,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的高度将上升66米,如今所有的海岸都将被淹没。
要是再算上北极冰川和各地的高山冰川,人类恐怕会失去一半以上的土地。
目前,全世界的人口本就已经 足够稠密 了,如果再失去大面积的土地,地球将会变得更加拥挤。
不仅如此,北极当中还藏有万年前的 古老病毒 ,它们的结构更加复杂,传播的方式无比野蛮。
冻土层巨型病毒
据说,当时蔓延了大半个欧洲,造成上亿人死亡的黑死病病毒,就贮藏在北极冰场的永冻层。
目前,科学家在北极发现的最古老病毒已经有了 8万年的历史 ,当中的结构仍旧完整,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很快就会复苏。
很难想象,要是北极冰川的病毒被全部放出,将会出现怎样的末日场景。
高温的环境也造成了大面积的火灾,尤其是那些草木茂盛的原始森林,它们承担着吸收温室气体的角色。
可怕的林火
一旦它们遭到破坏,不仅不会净化温室气体,反而还会变成气候变暖的帮凶。
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森林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一场场森林大火,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高达 10亿吨 ,相当于日本一整年的排放量。
如此反反复复形成了 恶劣的循环 ,让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不堪入目。
因此,我们只有行动起来,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倡议健康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才能中断恶循环链条。
当然,各个国家也要做好 碳中和 工作,取缔那些排碳量过大的工厂企业,严格限制其他企业的碳排放。
碳中和概念
只要大家携手,就一定能够防止全球变暖的情况愈演愈烈。
小行星与地球
小行星撞击地球也不是一次两次了,6500万年前,就曾发生过一起 大撞击事件 ,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我们之所以要警惕,是因为地球有太长一段时间没有受到过撞击。
小行星撞地球
在 概率学 上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并且在过程当中长久不发生,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出现的概率会潜在地递增。
下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也许是在100万年之后、1000万年之后又或者更久,没有人说得清楚。
未知的,才是最恐怖的,一旦发生这种事情,我们真的有应对的办法吗?
要知道,小行星撞击带来的不仅是 冲击波 ,它在进入到大气层之后,还会破坏大气结构,改变地球的环境。
大气层结构
而且,冲击波还会诱发大面积的 海啸、地震、火山喷发 等等。
考古学家表示,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地球的气温一再上升,各种地壳活动也更加频繁。
所以说,小行星撞击是诱发恐龙灭绝的因素,真正让恐龙消失的,还是环境使然。
如果换在人类的角度思考,小行星将地球变得更热之后,我们恐怕很难生存。
小行星撞地球
到时候,就连 地形地貌 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人类也许会像恐龙一般,成为历史。
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太阳系当中有木星老大哥作为我们的屏障,还有月球这个“挡箭牌”,我们的位置还是比较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