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这文件可谓实实在在地改文风。全文仅1700多字,却信息量巨大。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是,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录的门槛降低了。(2014年09月25日人民网文/人民日报政文微信)
看到这篇文章,真为中组部的政策叫好!
一是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录的门槛留在了“恰当的人”。因为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科技高度发达,艰苦地方的大学生们离开家乡,涌入城市,不愿意留下了改变贫穷落后的家乡,而此次政策的出台让一些高中生、职高生、中专生有机会进入公务员队伍,施展自己聪明才智,也正是艰苦边远农村真正需要的人才,留得下、能干事、干得好。其实,人才最好分级使用,才能够人尽其才。基层需要合适的人才,不一定学历高,因为高学历并非高水平。
二是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录的门槛,解决了基层的“用人荒”。据我所知,如今基层公务员严重老年化。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接触一些高学历基层的公务员,要么能干被上级单位借用或调走,要么在单位总是手高眼低、心浮气躁、怨天尤人,工作不认真负责,天天盯住哪个领导位置的空缺,自己不安心,乡镇又“用不上手”,很无赖。而多数低学历的公务员却非常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因为他们有很强危机感,这部分人的进步快,各方面提高快,具有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精神,基层“挑大梁”,乡镇很喜欢。
三是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录的门槛,进一步稳定了农村干部队伍。这次政策出台,既鼓励了有志青年回乡充实农村干部队伍,也给了在职年轻农村干部很大“奔头”,搞好了有机会可以成为公务员,工作也认真负责多了。中国的稳定主要在基层这样千千万万的细胞的稳定,而基层干部是决定因素。(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