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仅有20多名职工的乡镇财经所,接待开支究竟有多大?一年购买22万多元的柑桔、33万多元的土特产等。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近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县委书记陈行甲披露的“内幕”,让1000多名与会干部“震惊”。(新华网10月20日)
一个小小的乡镇财经所,从2008年至2012年,购买柑桔开支达58万余元,接待及购买土特产开支达127万余元;其中,2012年购买柑桔达22万余元,接待及购买土特产开支达3.8万多元。若按照“柑桔平均按2元一斤计算,22万元就可以买11万斤,按给一个人送20斤计算,就可以送5500人;33万元的接待开支,即便365天每天搞接待,平均一天也是928元。”陈行甲说,一个小小的财经所,这么大的开支“骇人听闻”。
如此多的公款送礼开支确实令人瞠目结舌,若再放大到整个镇甚至全县,那这笔费用不是更大,浪费自然也就更多。购买的土特产肯定不是随随便便送人,更多的是遵照官场“潜规则”对领导逢年过节的孝敬和为了开门铺路的讨好。在八项规定以前,公款是单位自由支配的,甚至成为领导干部的私产,拿着公家的钱给领导送礼物,谋求个人职位上的高度。
然而,这样巨额的土特产开销,即使按照常理来推断,似乎也并未有那么多需要打点的对象。笔者认为这背后估计还是存在这冒名领用的可能。个别单位,将员工变相福利和一些不能明说的钱财发放以公款接待或公款送礼的形式入账,其背后却是进了干部个人的腰包。在以往,对于公款接待缺乏规范的制度管控,恰好成为一些变相福利的切入口。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三公”经费管理存在漏洞,让单位找到了切入口,不断将手伸向公款,满足着个人利益。要真正遏制“三公”经费上的浪费,就要进一步健全财政审批程序,推进“三公”经费使用的公开透明,从制度上把关,在监管上从严,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三公”经费的浪费。(陈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