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干部下村,群众地里干活;晚上干部回乡,群众收工回家”。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东省信宜市针对此类现象,建立了干部“夜访”制度,主动倾听群众声音,纠正了干群“碰不到一块”的时间错位。这种深受群众欢迎的做法,值得思考。(8月11日 《人民日报》)
曾几何时,一些基层干部的“走读”风让各级党委倍感头疼,各地党委都在建章立制,意图达到治理干部的“走读”风,现在随着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我们的很多基层干部不但不“走读”了,而且还开始“夜访”群众,这是很值得赞赏的,这些干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我们基层干部作风的巨大转变。
稍微熟悉农村工作的人都可能知道,农村群众是比较辛苦的,他们白天要忙田间劳动,是没有什么闲暇的时间给你聊天的,所以就有了“白天干部下村,群众地里干活;晚上干部回乡,群众收工回家”的说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基层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但不“走读”,而且去驻镇下村开展“夜访”,夜晚到群众家,和群众同坐在木板凳上,大家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这确实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的基层干部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够主动改变“干部像候鸟,白天很难找,晚上没法找”的形象,深入到群众中去,去走村入户,并且利用八小时之外的休息时间去“夜访”群众,去听群众的知心话、真心话、牢骚话,去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服务好群众,这是值得可喜可贺的。
基层干部一改过去“走读”的习惯,变为“住校”,变为驻镇下村,这确实说明了基层干部作风有了根本的转变,值得肯定。
作者:江文